“年度深度报道”稿件(导读篇)
“新红学”竟是胡适开启的百年骗局?
——青年学者陈林指称主流红学观点全部建立在陶洙伪造的各种假材料基础之上,红学界高层长期隐瞒胡适伙同陶洙等人作伪的事实
编者按 2016年年初,青年学者陈林向本报提交了题为《百年红学诈骗 胡适带头造假》的11万字的学术论文,论文详细列举证据材料,指称众所周知的“红学常识”没有一条能够成立,全部是建立在陶洙(1878年—1961年?)伪造的各种假材料基础之上的谎言,胡适就是这些谎言的知情者和首倡者;论文指称红学界高层人士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已经知道胡适伙同陶洙等人作伪的事实,但长期隐瞒真相,继续鼓吹胡适自1921年以来倡导的各项“新红学”论断;论文还提出了120回小说《石头记》的真正作者是生于1706年的曹頫等新说。7月4日,《南方都市报》文化副刊B06版刊发陈林专稿《红楼作者是曹頫 百年红学梦一场》,该文即可视为其论文的提纲概要。
经审慎研究,本报认为,陈林论文涉及的问题不仅是如何阅读及研究一部中国古典小说,而且关涉到“新红学”的兴废存亡和对红学界的究责,关涉到对胡适乃至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学术方法和学术品质的历史性评价;由于该论文列举的各项证据材料并不难以验证真伪,其证明力当有公断,本报特择要予以报道,以期引起文化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的重视。
(栏目)板块要点导读
(小标题)一、版本篇
○铅印本《增评补图石头记》首次出版于1900年,这个版本号称“悼红轩原本”,即标榜其小说正文最接近“曹雪芹”编辑整理的《石头记》原著;这个版本120回小说正文没有任何绘图,其卷首和回首的附图是出版方上海书局新绘的插图,在卷首附录的插图中有“通灵宝玉图”和“辟邪金锁图”。
○《增评补图石头记》小说正文大大不同于现今流传的各种抄本“脂砚斋评本”系列《石头记》和印本“程本”系统《红楼梦》,并且远远优于后者。
○多种“脂本”《石头记》和印本《红楼梦》在小说第8回正文中出现了“通灵宝玉图”和“辟邪金锁图”,这两幅图不是插图,而是属于小说原文所有;但这两幅图的图式和篆文却与《增评补图石头记》卷首附录的新绘插图“通灵宝玉图”和“辟邪金锁图”高度相仿,陈林指称前者是据后者“仿画”或“简化”而来,因此认为全部“脂本”《石头记》和印本《红楼梦》都是在1900年之后根据《增评补图石头记》伪造出笼的假古籍。
○开创“新红学”的胡适在1921年撰写《红楼梦考证》一文之前,仔细对比研究过《增评补图石头记》和多种版本的《红楼梦》。陈林据此认为,胡适完全知道两者的巨大差异,因此胡适完全知道他首先推崇的“程甲本”、“程乙本”、“脂本”系列的“甲戌本”和“庚辰本”都是据前者伪造而来的假古籍;换言之,陈林认为胡适关于《红楼梦》版本的说法都是公然撒谎。
○陈林指称红学界高层人物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就仔细研究过《增评补图石头记》,因此早就知道胡适公然撒谎的事实,但一直隐瞒真相,继续宣扬胡适错误的红学论断。
○陈林指称,铅印本《增评补图石头记》长期以来被误认为是上海“广百宋斋铅版书局”于1885年首次出版的铅印绘图本《石头记》,实际上是根据校勘精良的后者篡改而来,又进行了“增评”和“补图”,伪造了一篇“程伟元”“原序”,炮制“悼红轩原本”的营销噱头。陈林认为,目前难觅踪影的广百宋斋铅印绘图本《石头记》才是最接近小说原著的版本,其他各种版本都是假的和错的。
(小标题)二、笔迹篇
○陶洙在“脂评本”之一“己卯本”卷首附录的亲笔“题记”中明确承认,“己卯本”中第21回到第30回的正文及朱笔批语是他根据“庚辰本”“抄补”的。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的一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正文由陶洙亲笔抄录,大量批语由周绍良抄录,陈林认为少量朱笔批语由陶洙亲笔抄录。周绍良生前曾说:“陶洙的字我是一看就能认出的。”陈林据此认为陶洙的笔迹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
○陈林将“己卯本”“高清照相本”中陶洙“抄补”的第23回和第24回回末正文及朱笔批语逐字对比“庚辰本”影印本对应回目的笔迹,认定两本笔迹“一模一样,完全一致”。陈林认为,陶洙在“己卯本”、“庚辰本”和“北师大藏本”上的特征笔迹在其他一切“脂评本”上反复、大量地呈现,因此指称陶洙亲笔伪造了全部“脂评本”。
○一些反对陈林说法的红学家和红学爱好者断言陶洙是“影抄”、“蒙抄”、“描抄”或“仿抄”了“庚辰本”,“庚辰本”并非陶洙伪造。陈林反驳称,陶洙“影抄”、“蒙抄”、“描抄”或“仿抄”“庚辰本”,怎么就抄出了自己的特征笔迹来呢?“庚辰本”怎么就不是陶洙本人的笔迹呢?怎么就不是陶洙亲笔伪造的假古籍呢?陈林称,网络论坛上的反对派和红学界无法做出合理回答。
○2014年1月19日,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笔迹鉴定专家方邡将 “己卯本”和“庚辰本”第24回回末的朱笔批语对比图“当作案子仔细看后”,在其新浪微博上公开进行笔迹鉴定。方邡在其笔迹鉴定的长微博中写道:“毕竟两者书写水平、风格及大量相同字的写法、运笔、起收笔、搭配、布局等特征几乎完全一致。所以说不存在仿写可能的情况下,上述两者笔迹是同一人笔迹,没什么可争议的。”
○陈林认为,胡适从一开始就知道其首先推崇的“甲戌本”和“庚辰本”都是陶洙亲笔伪造,也知道其首先推崇的“程甲本”和“程乙本”是陶洙和董康伪造,胡适有关红楼梦版本的说法是伙同陶洙和董康等人精心炮制的骗局。
○陈林认为,当代红学界的高层人物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熟悉《增评补图石头记》和陶洙的笔迹,他们不可能不知道陶洙伪造各种版本和胡适长期撒谎的事实。
(小标题)三、作者篇
○陈林认为,《石头记》的真正作者是康熙末年、雍正初年曾任江宁织造的曹頫,曹頫在120回小说之中隐藏了一条从1706年到1724年的真实年代序列,暗示了作者本人确切的出生日期(1706年6月8日)和真实身份,也暗示了小说中贾元春的原型人物、曹頫之姐曹佳氏的确切生日(1692年2月18日,大年初二)。
○陈林指称,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红学家胡文彬早在十多年前就根据其学术论文提供的线索,查验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宫档案《娶妻册》,发现《娶妻册》所记载的清代平郡王讷尔素嫡福晋(王妃)曹佳氏的生辰八字跟陈林推断的完全一致。陈林表示,这一项重大史料证明其关于小说作者和隐藏的真实年代序列的论证完全正确,但胡文彬多年来一直拒绝公开承认和说明,红学界对该项史料也讳莫如深,从未公开深入讨论。
○陈林认为《石头记》的真正作者是生于1706年的曹頫,曹雪芹只是曹頫虚拟的小说人物,并不曾实际存在过,因此多种“曹雪芹生平资料”都是伪造的假材料;由于曹雪芹的字或者号为“芹溪”这一提法首先出现在陶洙亲笔伪造的“脂评本”“甲戌本”上,陈林因此断言多种“曹雪芹生平资料”全部是陶洙伪造的,他认为对多种资料的笔迹鉴定也能证明这一论断。
○陈林认为,胡适引用的《四松堂集》稿本是陶洙亲笔抄录,胡适不可能不知道这一事实;胡适引用《随园诗话》考证“曹雪芹生平”时,杂拼了袁祖志的原版谎言和陶洙篡改伪造的假材料,是典型的伪造证据的不端行为,而红学界高层早就知道这一事实。
○陈林认为,胡适影响至今的关于《红楼梦》研究的基本结论,都是根据陶洙伪造的各种材料来立论的,胡适从一开始就完全知道自己的论断根本不能成立,而红学界高层人物也早就知道这一点。
(导读篇完)
![](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special/1265.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