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红学诈骗 胡适带头造假》专题要点概述
本专题论点和论据主要分为四大类:
一、1900年铅印本《增评补图石头记》卷首所附新绘的“通灵宝玉图”和“辟邪金锁图”可以证伪全部现传的《红楼梦》刊本和“脂砚斋评本”《石头记》抄本,这些小说版本在正文第八回篡入了根据《增评补图石头记》卷首新绘图仿画或简化的“通灵宝玉图”和“辟邪金锁图”,因此现传各种小说版本俱为伪造。
证据:
1、《增评补图石头记》长期被“红学界”刻意误指为徐润创设的上海广百宋斋铅版书局于1885年出版的铅印绘图本《石头记》,但广百宋斋同年出版的系列绘图本古本小说所附之图都是出版方聘请当时著名画家绘制而成;因此如果《增评补图石头记》真是广百宋斋铅印绘图本《石头记》,则其所附之图俱为新绘,故小说第八回正文篡入“通灵宝玉图”和“辟邪金锁图”的一切《红楼梦》刊本和“脂砚斋评本”《石头记》抄本都是据《增评补图石头记》伪造的假古籍,其“通灵宝玉图”和“辟邪金锁图”都是据《增评补图石头记》卷首附图仿画或简化而来。
2、《增评补图石头记》的真正出版方是著名报人孙家振创办的上海书局。1899年上海书局出版的石印本《增评补图石头记》、1900年未具出版方的两部铅印本《增评补图石头记》、1905年日本版(帝国印刷株式会社和金港堂书籍株式会社两个版本)、商务印书馆1930年到1940年重印本,各个版本卷首附录的“通灵宝玉图”和“辟邪金锁图”都不相同,而小说正文从未有过绘图,因此也证明“通灵宝玉图”和“辟邪金锁图”是新绘图,并非小说原文所有。
3、《增评补图石头记》号称“悼红轩原本”,即是最接近小说原著的文本;而之所以能号称“悼红轩原本”,是因为卷首附录的“程伟元原序”声称小说后40回是由程伟元收集整理,后又刊印发行。对比《增评补图石头记》和“程甲本”,可明显看到前者的程伟元序优于后者,并且小说正文也远胜于“程甲本”,“程甲本”第八回正文篡入了仿画和简化《增评补图石头记》卷首附图的“通灵宝玉图”和“辟邪金锁图”,因此“程甲本”必伪。
4、一切脂砚斋评本《石头记》都是陶洙亲笔伪造的假古籍。由于陶洙在多部“脂本”第八回正文中篡入了仿画和简化的“通灵宝玉图”和“辟邪金锁图”,而陶洙一定不会别人绘制的插图放入自己伪造的假古籍中,因此《增评补图石头记》卷首附录的“通灵宝玉图”和“辟邪金锁图”等其他插图也是陶洙绘制的。
二、有公安部门笔迹鉴定专家参与的笔迹鉴定,充分证明陶洙亲笔伪造一切“脂砚斋评本”《石头记》,因此也证明陶洙伪造包括“程甲本”、“程乙本”、“王希廉评本”和“张新之评本”在内的现传一切《红楼梦》刊本及号称“悼红轩原本”的《增评补图石头记》。
证据:
1、“己卯本”中第21到第30回的正文和朱笔批语早已确定为陶洙亲笔抄录;“北师大藏本”正文和少量朱笔批语也确定是陶洙抄录。这两套陶洙笔迹是确认陶洙伪造一切“脂本”的关键证据。
2、冯其庸、张俊、曹立波等人指认“北师大藏本”正文和“己卯本”第21到第30回正文就是同一个人(陶洙)的笔迹。然而,“己卯本”第21到第30回正文和朱笔批语,特别是第23、第24回正文及回末朱笔批语跟“庚辰本”对应回目的正文和朱笔批语笔迹一模一样,完全一致。安徽省公安厅笔迹鉴定专家方邡公开指认,“在不存在仿写的情况下,两笔字就是一个人的笔迹,这是没有疑问的”。仿写的情况当然是不存在的,陶洙的笔迹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周绍良“一看”就能认出陶洙的笔迹,陶洙若是“仿写”“庚辰本”,怎么会抄出一笔自己的特征笔迹来呢。
3、陶洙的特征笔迹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撇一捺特别长大;斜弯钩特别长大;很多常用字都被写成具有相同特殊结构的异体字。这三个特点在全部“脂本”中都大量反复出现。
4、各个“脂本”文字上具有“亲缘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全部“脂本”都是陶洙亲笔伪造。
三、胡适的“红学”研究始于用1905年日本版《增评补图石头记》(金港堂书籍株式会社版本)校勘“王希廉评本”,因此他从一开始就知道卷首附有新绘“通灵宝玉图”和“辟邪金锁图”的《增评补图石头记》可以证伪他首先公开推崇的“程甲本”、“程乙本”、“王希廉评本”、“甲戌本”和“庚辰本”;换言之,胡适从一开始就知道他的“红学”论断全部是弥天大谎。胡适是与董康、陶洙、陶湘紧密勾结的“红学”诈骗小集团的核心人物。
证据:
1、汪原放在新式标点本“程乙本”的《校读后记》中明确提到他用1905年金港堂书籍株式会社版本《增评补图石头记》作为校勘底本。魏绍昌在《红楼梦版本小考》中称胡适帮助汪原放挑选校勘版本,又指导汪原放写作《校读后记》,因此胡适完全知道卷首附有新绘“通灵宝玉图”和“辟邪金锁图”的《增评补图石头记》可以证伪他首先公开推崇的“程甲本”、“程乙本”、“王希廉评本”、“甲戌本”和“庚辰本”。
2、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一文中引用的“程伟元序”既不是来自他首先推崇的“程甲本”,也不是来自他首先推崇的“程乙本”,而是来自《增评补图石头记》卷首的“程伟元原序”,这说明仔细考察过小说各个版本的胡适也考察过《增评补图石头记》。
3、胡适长期隐瞒“甲戌本”卖书人的信息并撒谎。“甲戌本”卖书人“胡星垣”的信长期在胡适寓所,而信的特征笔迹全同陶洙笔迹。
4、胡适董康向日本留学生仓石武四郎出示“甲戌本”,董康毫无疑问知道“甲戌本”为陶洙伪造。
5、胡适得观“庚辰本”,据其自述是陶湘、董康等人介绍的。
四、在120回小说情节之下,隐藏了一条从1706年到1724年的真实年代序列,整部小说就是按照这样一条真实年代序列逐年展开叙事;这条真实的年代序列隐藏了贾宝玉及其原型人物即小说作者曹頫的真实生日1706年6月8日(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四月二十八日),也隐藏了元春及其原型人物曹頫之姐、平郡王讷尔素嫡福晋曹佳氏的真实生日1692年2月18日(壬申年壬寅月壬子日辛亥时,正月初二)。这充分证明120回小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全部出自曹頫之手。徐润创设的上海广百宋斋铅版书局于1885年出版的铅印绘图本《石头记》是目前所知最早和最接近曹頫原著的小说版本,其他一切伪本都是据该版本篡改翻印而来。绘图本《石头记》因“红学界”的刻意遮蔽而失传。
证据:
1、曹佳氏的生日是关键证据。胡文彬查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娶妻册》,发现曹佳氏的生日就是“壬申年壬寅月壬子日辛亥时”。2005年他在不愿透露姓名的情况下向《新京报》记者证实了这一点。
2、相关信史文献充分证明曹頫生于1706年(丙戌年)才是正确的判断。
3、小说文本暗示了甄宝玉生于“丙戌年”,也就是在暗示作者曹頫生于丙戌年。
(好了)
![](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special/1265.gif)